作者医院张文宏
年,第49届欧洲肝脏研究学会年会(EASL)收录了近30篇关于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研究摘要,口头报告3篇。本文将重点介绍PEG-IFN治疗核苷类药物(NA)经治CHB患者的最新研究进展。
NA长期治疗问题与解决策略
随着抗病毒治疗的普及,如何处理接受NA长期治疗的CHB患者已成为临床的难点与热点。经NA长期治疗,患者将面临治疗费用持续增加以及因耐药或依从性影响疗效,甚至导致治疗失败的风险。
虽然国内外权威指南陆续对NA治疗的停药标准给予推荐,即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CHB患者经NA治疗实现HBeAg血清学转换且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再进行巩固治疗后,可考虑停止治疗。但一些针对性研究的结果显示,即使按照指南推荐的原则停药,经NA治疗的CHB患者仍面临较高的复发风险。一项研究结果显示,HBeAg阳性CHB患者经NA治疗获得HBeAg血清学转换后,再进行6个月以上巩固治疗后停药,仅22%的患者可维持HBeAg血清学转换。国内研究的结果与此类似,虽然经长时间巩固治疗,停药后复发仍是NA抗病毒治疗中的重要问题。
NA抗病毒治疗作用于病毒复制环节,可实现对病毒复制的控制,但停药后由于对病毒抑制的作用消失,若此时机体未能建立良好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停药后复发十分多见。因此,NA治疗通常需长期维持,这就会给CHB患者带来长期治疗安全性不佳、依从性难以维持及治疗费用增加等困扰。
PEG-IFN属于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抗病毒药物,其对机体的免疫正、负调节均能产生作用,因此能通过有限疗程实现免疫控制。PEG-IFN不仅在治疗期间可使HBVDNA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明显下降,且在停药后,患者仍能继续维持持久应答,可有效控制HBV复制并降低远期的肝癌和肝硬化风险。
显然,利用PEG-IFN缩短、终止NA长期治疗将是有效方案。OSST研究结果显示,恩替卡韦(ETV)经治患者HBVDNA检测不到时,对其中HBeAg接近清除且HBsAg<IU/ml患者予以PEG-IFN序贯治疗,HBsAg清除率为25%,这为患者摆脱NA长期治疗的困扰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也吸引了更多学者的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首选白癜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