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associatedglomerulonephritis,HBV-GN),简称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是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人体后,通过免疫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损伤肾小球,或乙型肝炎病毒直接侵袭肾组织而引起的肾小球肾炎。
肾脏表现HBV-GN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起病多隐匿缓慢,有不同程度水肿和疲乏无力。几乎所有病人均可出现镜下血尿或蛋白尿。部分病人以肾病综合征起病,部分有大量腹水。40%有血压升高,20%肾功能不全。
肾外表现大多数患者肝功能正常,部分病人可合并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甚至爆发性肝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几乎全部病人血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60%~80%病例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阳性。部分患者可有肝功能异常及转氨酶升高等。极少数可出现低补体血症和冷球蛋白血症。
临床过程HBV-MN(膜性肾病)50%可自发缓解,当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转阴,HBV-DNA拷贝数下降,尿和肝功能异常也相继改善。在成人中,HBV-GN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尤其是HBV-MPGN(膜增殖性)可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最终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预后与病理类型有关,HBV-MN患者明显好于HBV-MPGN患者。影响肾功能进展的临床因素包括:大量蛋白尿、高血压、发病时即有血肌酐升高等。
1.诊断标准HBV-GN的诊断目前国际上并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年“北京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座谈会”建议试用下列三条标准诊断:①血清HBV抗原阳性;②确诊肾小球肾炎,并可除外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小球疾病;③肾切片中找到HBV抗原。符合第1、2、3条即可确诊,不论其肾组织病理为何种改变。其中第③条为基本条件,缺此不可诊断。由于血清HBV抗原滴度呈波动性,一次检测阴性也不能否定HBV感染,因此即使血中HBV标志物全阴性也不能排除HBV感染。当血清HBV抗原(-)而肾组织切片HBV抗原(+)时大多数学者认为只要2、3点肯定,病理又表现为不典型膜性肾病或MPGN(尤其是Ⅲ型MPGN),就可以诊断HBV-GN。而当血清HBV抗原(+)而肾组织切片HBV抗原(-)时一般认为不能诊断HBV-GN。
2.病理检查HBV-GN的病理类型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类型为HBV-MN,在儿童患者此种病理类型尤为多见,其次为HBV-MPGN、IgA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性系膜增生或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HBV-MN常为非典型膜性肾病,光镜下除了弥漫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钉突形成外,增厚的基膜常呈链环状,伴较明显的系膜增生;HBV-MPGN的病理表现与原发性MPGN类似,但上皮下、基底膜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更为多见。光镜下系膜细胞和基质弥漫性重度增生,广泛系膜插入,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伴双轨征形成,常伴重度肾小管间质病变。免疫荧光检查除见IgG及C3呈颗粒样沉积外,也常有IgM、IgA及C1q沉积,沉积部位除毛细血管壁外,也常见于系膜区。肾组织中HBV抗原HBsAg、HBcAg、HBeAg一个或多个阳性,阳性荧光物质之分布与肾炎类型有关,HBV-MN主要分布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呈典型的颗粒状荧光;HBV-MPGN则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兼有。系膜增生性肾炎主要位于系膜区,呈团块状。电镜检查可见大块电子致密物在上皮下、基膜内、内皮下及系膜区沉积。有时可见病毒样颗粒(30~70nm)及管网样包涵体。
1.合理的生活方式,适当的营养,定期的医疗随诊,包括降压、使用ACEI、ARB类药物降压降尿蛋白以及他汀类药物降脂。肾病综合征者,可用优质蛋白、低盐饮食,予以利尿剂或静脉补充蛋白等非特异治疗。
2.抗乙肝病毒治疗,包括a-干扰素和核苷类药物(拉米呋啶、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等)。抗病毒药物的联合治疗也在探索中。
3.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抗病毒治疗不缓解的情况下,糖皮质激素谨慎试用,同时密切随诊患者的HBV-DNA拷贝数和肝功能。
一般不提倡使用免疫抑制剂,只有无慢性活动相肝炎或肝硬变时才可谨慎试用。
北京白癜风研究所北京哪家医院治白癜风费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