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目前仍然存在的少数儿童乙肝患者,我国在治疗上是存在盲区的,可选择药物很少。”女刊专家黄天厚介绍,乙肝治疗药物目前有两种: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前者能用于3岁以上儿童,需要隔天或每周打针,至少坚持一年,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依从性都很差;后者是口服形式,家长和孩子更易接受些,其中拉米夫定在美国已被批准用于3岁以上的儿童乙肝患者,但在中国因为没有做过大样本安全研究,说明书上写明不建议12岁以下患者使用。
儿童乙肝患者多数是免疫耐受期,机体和病毒处于“和平共处”阶段,不需要治疗,但当有时候根据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指标,一个乙肝患儿需要开始药物治疗了,但年龄未到12岁,这往往让临床大夫在治疗时感到纠结,“担心用药后万一有什么事,家长拿着说明书来找”。
他说,遇到这样的患者,自己先要“循循善诱”家长用药的必要性,待家长接受用药了,还需要他们签署知情同意书,才能给未到12岁的小患者用口服药。但真正愿意签名给孩子用药的家长仅占很少一部分。
乙肝喜欢跟这些人“纠缠不清”
乙肝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及预后都与人的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就拿乙型肝炎来说吧,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病毒在肝细胞内的繁殖会对肝产生一定的损伤,但这不是肝脏病理损伤的主要原因。 肝脏损伤主要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在识别并清除病毒时对肝脏或其他免疫细胞的免疫损伤作用造成的,以及免疫反应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沉淀于血管壁及其他组织而引起的病变。同时,人体免疫反应的强弱与肝炎的轻重也有密切关系,正常情况下感染乙肝病毒后,一般表现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病后有足够的免疫力清除病毒而获得痊愈。体质差者因不能有效清除乙肝病毒而可能呈现出慢性携带状态,使病情经久不愈。小孩肝脏相对成人来说,血供丰富,肝细胞再生能力强,但免疫系统不成熟,对入侵的肝炎病毒不能及时清除,且容易产生免疫耐受。因此,婴幼儿感染乙型肝炎后容易成为慢性携带者,尤其是有肝炎家族史的小孩。
孕妇比一般妇女更易患病毒性肝炎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妊娠后胎儿生长发育所需大量营养全靠母体共应,造成孕妇的肝脏负担大大加重,抗病能力也随之明显下降。
老年人身体各内脏器官的功能都会发生退化
其中肝脏改变亦很明显。首先,是肝血流量减少,肝脏吸收营养、代谢物质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其次,是肝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肝脏损伤后,肝脏的恢复能力下降。同时全身免疫功能下降,因此,老年人也是肝炎的易感人群。
喜欢在路边卫生条件不好的小店就餐的人
以及因病需要输血或血制品的人,或性生活不检点的人常易患乙型肝炎。
另外长期嗜酒者
可导致肝损伤,极易引起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甚至于酒精性肝硬化。因肝脏是酒精代谢的主要器官,长期酗酒可导致脂肪浸润、肝细胞炎症、变性,引起肝功能异常。
所以专家建议以上几类乙肝易感人群应该注意饮食的消毒,多食用些富含硒的食品或者服用纳米硒之类的补硒品,以补充硒元素的方式来起到防止乙肝的作用,并在补充时听医嘱做精确用量。同时建议对孩子接种乙肝疫苗进一步起到预防乙肝的作用。
如何治疗及预防?
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染途径是透过接触血液或大量的体液。而较常见的是受感染母亲在分娩时经由血液传染给婴儿,或和伴侣进行性行为时从体液传播。
女刊美容专家建议:
打针、血液透析、针灸、刺青、纹眉、穿耳洞、共用刷牙或刮胡刀、性行为都可能传染B型肝炎(即乙肝)。如果孕妇是B型肝炎带原者,在分娩时也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饮食不是传染途径,B型肝炎带原者的餐饮从业人员也不会在执业过程中散播。
预防感染病毒最好的方法:
便是避免接触带病毒的血液,例如避免共享锋利物品。在进行性行为时亦要做足预防措施,如正确使用避孕套等。现今亦有一些有效的乙型肝炎疫苗,可提供可靠的保护能力。而万一感染上乙型肝炎,大部分的年轻患者和部分成年患者会因抵抗力问题而清除不了病毒,转化为慢性肝炎。
这些病人可以利用一些药物,比如干扰素(interferon)和一些抑制病毒繁殖的药物(lamivudine,entecavir)去控制病情,预防肝硬化,但是并不能有效根治或清除病毒。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使用前一定要经过医生的详细评估。
另外,肝炎患者亦切忌酗酒,因这样会加速肝脏硬化和肝癌的形成。正常社交例如握手、共享餐具或毛巾等,是不足以构成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
女刊美容本期专家:黄天厚
女刊美容本期编辑:晶晶
女刊美容(白癜风治愈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