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二一五年新版乙肝指南抢先看二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7-4-30 19:20:08   点击数:
  

抗病毒治疗是对抗乙肝病毒的终极法宝,可谓乙肝患者的“尚方宝剑”。

但是,并非任何检出HBVDNA阳性的患者都适合抗病毒治疗。需要根据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另外,抗病毒治疗代价不菲。核苷类药物虽然价格相对低廉但用药时间漫长,有患友戏称“上船容易,下船难”。经年累月的费用也是笔不小的花销。而干扰素抗病毒虽然疗程一般短于核苷类药物,但是巨大的开销和常见的副作用又让人望而却步。

因此,何时“亮剑”成了抗病毒治疗的关键。而版新指南中抗病毒治疗适应症的修改也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本周双休日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即将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全国专家们也会就此问题作讨论。

本文易诊君带大家抢先看一看关于“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这件事上新老指南的一些区别:

1\ALT异常,动态观察很重要

在老版指南里,强调ALT大于正常上限的2倍后就可使用抗病毒治疗。但是在新版指南中,特别强调了ALT要“持续”大于正常上限2倍,这个持续的要求是3个月。

为什么要持续观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有些患者存在自发性HBAg转换的可能

需要排除短期内导致ALT上升的其他因素(比如剧烈运动、脂肪肝、酒精肝等)

2\中年患者HBVDNA阳性伴ALT轻度异常,需要更审慎

在老版指南里,对40岁的HBVDNA阳性患者,如果ALT在1倍上限至2倍上限之间波动,也要求抗病毒治疗。

但是在新版指南中,对于这样情况的患者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再给予抗病毒治疗。

3\肝硬化及肝癌家族史者,明确肝纤维化情况很关键

由于过去五年循证医学证据的补充,在新指南里特别强调了对有肝硬化及肝癌家族史患者的治疗时机。

对于这些患者,一旦30岁并有HBVDNA阳性,哪怕ALT正常,也建议患者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

4\明确肝硬化,就要抗病毒

新指南里,对HBVDNA阳性且还有肝硬化的患者,不论有没有肝功能的异常,均要求立即使用抗病毒治疗。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延缓肝硬化的进展,保护残存的肝细胞。

以上4点,就是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关于抗病毒适应症的改动。最后易诊君附上新指南抗病毒适应症原文,以备各位患友不时之需:

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根据血清HBVDNA水平、血清ALT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来决定,同时结合患者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后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

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加有临床意义。对HBAg阳性患者,发现ALT水平升高后,建议观察3-6个月,如未发生自发性HBAg血清学转换,才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

推荐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1)HBVDNA水平:HBAg阳性患者,HBVDNA≥IU/mL(相当于10^5拷贝/ml);HBAg阴性患者,HBVDNA≥IU/mL(相当于10^4拷贝/ml)

(2)ALT水平:一般要求ALT持续升高≥2×ULN(超过3个月);如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情况下ALT应≤10×ULN,血清总胆红素应<2×ULN

对持续HBVDNA阳性、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疾病进展风险较大,可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

(1)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2级以上)或纤维化,特别是肝纤维化2级以上

(2)ALT持续处于1×ULN至2×ULN之间,特别是年龄大于40岁者,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3)ALT持续正常(每3个月检查一次,持续12个月),年龄大于30岁,伴有肝硬化或肝癌家族史,建议行肝穿或无创性检查明确肝脏纤维化情况后给予抗病毒治疗

(4)存在肝硬化的客观依据时,无论ALT和HBAg情况,均建议积极抗病毒治疗

更多新版乙肝指南内容解析,后续抢先看系列易诊君会继续为大家整理。









































北京有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hbwh/6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