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出台22条措施提振实体经济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6-4-22 12:50:30   点击数:
  

湖北出台22条措施提振实体经济

长江商报消息"自主创业办公司,3年内免收注册登记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一概按下限标准收取;各地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补助……"为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日前,省政府出台22条措施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制止违规提高预缴所得税比例  严格落实国家已出台的进口设备减免关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从今年12月1日起,展开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  在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的同时,坚决杜绝"寅吃卯粮"、收过税、转引税款、虚收空转和增加收入而违规提高企业预缴所得税比例,对违反规定的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严肃追究其。  3年内暂停调解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对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按税收管理权限报批后予以减免。对法律、法规肯定可以缓征的税款一概缓征。  加大对违法、违章收费行动查处力度。公路、铁路、机场、港口、通讯、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价格和收费对小微企业应予优惠。  困难企业缴社保可缓半年  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拨付、社保基金正常运行的条件下,对符合产业政策导向、暂时堕入经营困难的企业实行社保费"五缓四减"政策,经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困难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各地可以根据社保基金收支情况,经市(州)人民政府批准,在一定期限内适当下落企业缴纳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费的费率,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各地下落费率方案报省人社厅备案,全省下落失业保险费率方案由省政府另行研究肯定。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参加企业所属培训机构或定点培训机构岗前就业技能培训的,可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可适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补贴,补贴额不超过统筹地区上年度征收额的30,困难企业申请补贴不超过上半年该企业缴纳失业保险费数额的40。  不得设置中介服务执业限制  进一步简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程序,加快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对已认定的外省高新技术企业到我省落户且仍从事其主营业务的,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  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行动,引进竞争机制,积极培养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推动事业性中介机构和行政部门脱钩和改制,打破行业垄断,切实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不得擅自设置区域性、行业性和中介服务执业限制,凡具有相干执业资质、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中介结构,都可在我省执业或依法在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后执业。  省财政将嘉奖成功上市企业  对与重点建设项目建立稳定供应关系的企业,展开订单融资。对因原材料和产品资金占压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白癜风医治时间,展开存货和应收账款质押等方式融资。  各地应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对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补助。  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时间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做好武汉东湖高新区"新三板"试点,加强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区域性场外市场建设,积极拓展境外资本市场融资渠道,规范发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加快构成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格局。  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增发、配股等情势再融资。省财政对成功在各类债券市场融资、境内外上市和"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上挂牌融资的企业给予适当嘉奖。  增加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点  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贷儿童白癜风的缘由款展期,适当简化展期贷款的审批流程,提高展期贷款的审批效率,支持金融机构展开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积极探索信誉贷款、贷款与保险相结合等新的灵活融资方式。  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购买中介组织服务或大幅下调收费标准等方式,下落或免除企业贷款抵押、评估等中介费用。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  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支持,争取在3年内每个市(州)最少增加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营业点,在每个县(市)成立一家农村商业银行,在每个村成立一个银行。  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贷款利率不超过基准利率和向工业转型升级项目贷款利率上浮不超过基准利率10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年度考评嘉奖中予以倾斜。  大力优化县域金融服务,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推动每个县(市)最少培养壮大一家融资性担保机构。  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抓紧策划储备一批吸引民间投资项目,在铁路、公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率先向民间投资开放。  鼓励具有条件企业"走出去"  加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采购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的力度,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设备等实现首购或订购制度。  推动省内企业与大宗物质采购单位、大型商场及商贸流通企业建立互购互销合约和合作机制,促进共同发展。加快推动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  鼓励出口企业展开境外注册认证和品牌宣扬。鼓励具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建立和并购境外原材料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营销络,以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带动贸易、技术、资源等合作发展。  用地重点倾斜主导产业项目  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推动工作机制,加快推动在建续建重点项目,抓紧谋划一批新的重大项目。强化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强与国家部委的对接,争取更多支持。  在集约节约用地的条件下,省里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年度供地计划时,对主导产业项目发展用地予以重点倾斜,对前期推动快、开工条件好的项目予以重点保障。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用能、用水等要素保障。  加强项目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建立健全产业园区和工业用地逐宗跟踪核对机制,展开项目闲置用地清算专项行动,加大对企业"批而未用"土地和各地"批而未供"土地的依法清算和处置力度,积极稳妥推动闲置土地处置和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  ◇反应  企业叫好期待政策固定  "对企业来说,税费和融资本身就是两大困难。"此次出台的政策中,切实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和改进金融服务环境被列为重点。对这些政策,昨日,武汉壹加壹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生刚表示很期待。  武汉市清江魔芋制品有限公司戈宁则表示,此次规定中的"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时间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令他看好。"早年我也曾申请过信托融资,惋惜当时没能申请上。"  他同时建议,近年来,虽然国家常常出台政策支持小微企业,但缺少一个稳定性,"很怕哪一天政策突然没有了,如果政府能出台一种制度,把这类政策固定下来最好了。"  除此之外,湖北首个综合保税区--东湖综合保税区近日刚刚通过预验收,年内有望封关运行。据了解,富士康、人福医药、国中租赁、中外运、锦海捷亚等重点项目将作为首批企业签约入驻。入驻保税区企业一方面可以就近通关,下落物流本钱,另外,还可以极大缩短交货时间,提高货物配送效率,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  一样,本月天河机场也与东西湖区物流园签订了"区港联动,空陆联运"合作协议,空运货物到机场和物流园要经历两道海关,而双方合作实行后,只需要在终究目的地过一道海关就可以了。马秀佳陈晴  22条措施摘录  1严格落实国家已出台的进口设备减免关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2展开专项行动,进一步清算整理和规范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凡收费标准有上下限的,一概按下限标准收取。  3困难企业可以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6个月,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4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行贷款展期。  5继续展开银行金融机构收费专项治理行动,纠正直接或变相加重企业负担的贷款违规收费行动。  6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差别化的信贷政策,在增强风险定价能力的基础上,建立规范、公道的贷款利率浮动机制。  7打造银企对接融资平台,建立项目贷款需求发布制度,推介中小微企业融资项目,定期调度和通报银企对接情况。  8加快推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中期票据、短时间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做好武汉东湖高新区"新三板"试点,加强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区域性场外市场建设。  9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推动每个县(市)最少培养壮大一家融资性担保机构。  10加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省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采购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的力度,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设备等实现首购或订购制度。  11加强省内产品品牌培养、宣扬和推行,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参加国内各类产销会。帮助优势企业争取进入国家汽车、家电、建材等产品补贴目录。  12加大出口退税、税收减免等有关政策的宣扬和实行力度,支持企业开辟国际市场和扩大出口。鼓励具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13大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推动工作机制,加快推动在建续建重点项目,抓紧谋划一批新的重大项目。  14支持企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支持企业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新产品开发,支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  15加大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实行力度,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制定实行全省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振兴计划。  16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支持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及软件服务与外包、现代商务、文化等重点产业,培养发展研发设计、动漫、通用航空等新兴服务业。  17建立健全产业园区和工业用地逐宗跟踪核对机制,展开项目闲置用地清算专项行动,加大对企业"批而未用"土地和各地"批而未供"土地的依法清算和处置力度。  18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政服务意识,采取"一企一策、一事1议"办法,加大调和力度,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  19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前置中介服务行动,引进竞争机制,积极培养发展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积极推动事业性中介机构和行政部门脱钩和改制,打破行业垄断,切实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20落实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有针对性地抓紧策划储备一批吸引民间投资项目,在铁路、公路、市政、能源、电信、卫生、教育等领域推出一批重大项目,率先向民间投资开放。  21指导职业技术学校依照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实行灵活多样的教学。  22加大对企业周边水、电、燃气等生产性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严厉查处垄断行业谢绝与他人交易、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经营者的产品、滥收费用等不正当竞争行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gyzl/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