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SLD2017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核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8-3-20 13:01:40   点击数:
  

慢性乙型肝炎应用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10年随访研究结果

张伟1,2,,王晓明1,2,,王宇1,2,,赵新颜1,2,,段维佳1,2,,王倩怡1,2,,吴晓宁1,2,,孔媛媛1,2,,尤红1,2,,欧晓娟1,2,,贾继东1,2,

1.首都医科医院肝病中心,2.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背景和目的:乙肝病毒高载量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肝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但是不能消除肝细胞癌的发生。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已完成10年随访的伴或不伴肝硬化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队列进行分析,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发生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方法:该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开始于年,纳入标准为(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6个月;(2)HBVDNA≥拷贝数/ml;(3)伴或不伴肝硬化。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患者被分为口服抗病毒治疗药物组和对照组。每6个月随访一次,最长随访10年。主要终点事件是发生肝细胞癌。应用Kaplan-Meier方法评价不同组之间的肝细胞癌累积发生率,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评价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名患者被纳入研究中,平均年龄40.3岁,其中名患者为男性(69.4%),名患者为HBeAg阳性(55.8%),69(24.8%)名患者为肝硬化。治疗组中有1名患者在1年内发生肝细胞癌,最终名患者纳入分析。随访结束时,治疗组中,58.4%(94/)患者获得病毒学缓解,41.6%(66/)患者没有获得病毒学缓解(出现病毒学突破或病毒学无应答)。所有患者肝细胞癌10年累积发生率为15.09%,治疗组、对照组肝细胞癌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3.35%、17.65%。多因素Cox比例回归分析显示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后未达到病毒学缓解以及未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肝硬化组患者10年累积肝细胞癌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肝硬化组患者(45.39%vs5.31%,p0.)。肝硬化组患者中,病毒学缓解患者肝细胞癌10年累积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达到病毒学缓解、未抗病毒治疗的患者(14.29%vs76.3%,p0.;14.29%vs50.42%,p=0.)。非肝硬化组中,病毒学缓解患者10年累积肝细胞癌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抗病毒治疗的患者(1.49%vs9.98%,p=0.)。

结论: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后未达到病毒学缓解或未抗病毒治疗是慢乙肝患者发生肝细胞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肝硬化、非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HCC的风险。

参考文献:

张伟,王晓明,王宇,赵新颜,段维佳,王倩怡,吴晓宁,孔媛媛,尤红,欧晓娟,贾继东

Riskfactors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developmentinpatientswithchronicHBVinfectionduringnucleos(t)ideanaloguestherapy:aresultof10-yearfollowup.AASLDPoster:

肝愿为您专业版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权威医院
复方斑蝥酊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gyzl/8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