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毒清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代谢紊乱和肝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8-3-28 16:32:16   点击数: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中国秦汉时期,中草药治疗慢性肝病首先记录在《黄帝内经》。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被广泛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并且预后良好。肝毒清胶囊(GDQG)是中国批准的天然中药复方(批准号-)。它由九个药材组成,包括茵陈,栀子,大黄,赤芍,丹参,白头翁,白鹤草,白芍和茯苓。CHB患者和实验动物模型中使用GDQG治疗可以有效保护肝脏免受急性或慢性损伤而且没有明显的毒性。然而,GDQG的药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P/MS)检测了CHB患者血浆样品中用GDQG治疗后代谢组学特征的变化。研究了该药对肝功能和代谢物变化的治疗作用。目的探讨肝毒清胶囊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的潜在机制。方法采集30例乙型肝炎患者经肝毒清胶囊治疗前、后的血浆以及3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浆,分别检测其肝功能,并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胆汁酸、脂质和肝脏氧化应激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慢性乙肝患者的肝功能明显异常,血浆中有8种代谢产物:3-硫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3-葡萄糖醛酸,牛磺鹅脱氧胆酸,胆烷酸,二羟基雄甾烯酮硫酸,溶血磷脂酰胆碱(C18:3),溶血磷脂酰乙醇胺(C22:1),2,6-二氨基-4-羟基-5-N-甲基甲酰嘧啶明显升高(P0.05)。经肝毒清胶囊治疗3周后,这8种升高的代谢产物均显著降低(P0.05),并趋于正常水平。其中,3-硫酸甘氨鹅脱氧胆酸、甘氨鹅脱氧胆酸-3-葡萄糖醛酸,牛磺鹅脱氧胆酸和胆烷酸与胆汁酸代谢有关;二羟基雄甾烯酮硫酸,溶血磷脂酰胆碱(C18:3)和溶血磷脂酰乙醇胺(C22:1)与脂质代谢有关;2,6-二氨基-4-羟基-5-N-甲基甲酰嘧啶与肝脏的氧化应激相关。同时,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HBV病毒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肝毒清胶囊通过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脂质代谢、胆汁酸代谢及氧化应激反应等,进而改善其肝功能。Citation:LiuYP,LiB,WangXD,etal.EffectofGanduqingGranuleonmetabolicdisorderandliverdysfunctioninpatientswithchronichepatitisB.TraditionalMedicineResearch,2(4):-.

既往文章:

1.从“丹参滴丸三期临床试验惨败?”看中成药如何建立上市后再评价

2.TMR:王者归来!丹参滴丸Ⅲ期临床真的“惨遭失败”吗?

原文链接







































治疗白癜风第一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里看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gyzl/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