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乙肝防控系列之一我国乙型肝炎防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8-12-16 16:19:15   点击数:
  

作者介绍:

庄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肝炎防控专家;

崔富强,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中心副主任,主管肝炎防控。

为便于阅读,小编将文章的重点内容整理摘录如下,原文图片格式附后:

2我国乙肝的防控进展

2.1实施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优先保护新生儿和儿童

我国于年将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所有新生儿于出生后24h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并于1月龄和6月龄时各接种1剂乙肝疫苗,但疫苗及接种费用由家长负担。年后,乙肝疫苗开始免费,但仍收取服务费(向家长收取的接种费用)。年卫生部出台《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完全免费。目前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于出生24h内的及时接种率已由年的22%%提高至年的95%。

~年,在全国范围对~年出生的15岁以下未免疫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共累计补种余万人。

从年开始对孕妇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和乙肝病毒表面(HBsAg)筛查,年所有孕妇均进行筛查,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进一步提高了HBV母婴传播的阻断率。

在做好新生儿常规免疫接种的基础上,逐步对新生儿以外的人群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年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发布“中国成人乙型肝炎免疫预防技术指南”,建议对成年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目前一些省市已开始对高危人群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

2.2加强血液管理,杜绝因为输血引起的感染

我国政府从年起开始实施对献血源筛查HBsAg。年颁布《献血法》。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年国家技术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修订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年对HBsAg阴性献血员进行乙肝病毒核酸(HBVDNA)检测,大大降低了因输血和血制品引起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风险。

2.3实施规范诊疗,减少医源性传播

我国于年后全面推行一次性注射器,大大减少了因不安全注射而导致的HBV传播。各医院加强对诊疗、检测、消毒等方面的规范管理;加大对介入性治疗的监管;对医疗器械包括手术和牙科器械、采血针、针灸针和内镜等进行严格消毒,预防HBV医源性感染。

2.4健全法制,反对歧视

年后,我国政府对反对乙肝歧视日益重视,相继出台了如下法律法规:①年1月17日,人事部和卫生部发布《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在通用标准的体检表中取消了HBV标志物检测;②年5月18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卫生部发布行政规章,保护HBV感染者的就业权利和隐私权,用人单位不得以慢性乙肝感染为理由拒绝招用或者辞退员工;③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食品行业用人单位不得因HBV感染辞退员工,并要求取消针对酒店和餐厅厨师和服务员的强制性乙肝检查;④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取消就业和入学时的强制性乙肝检查;⑤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也取消限制乙肝携带者专业选择的条款;⑥年发布的《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中规定,除公安特警职位外,乙肝感染者可录用为公务员。在上述法律法规颁布后,HBV感染者在求学就业方面的境遇得到了明显改善。

2.5加强乙肝病人管理,规范乙肝的诊断和治疗

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共同发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南》),并在年和年先后对《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进行了修订,更切合我国实际,并与国际上各大《指南》接轨,对规范我国乙肝诊治、加强患者管理和提高疗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防控乙肝取得的效果

年我国乙肝血清学调查显示,一般人群HBsAg流行率为9.75%,属于乙肝高流行地区。据此推算,全国约有1.2亿慢性HBV感染者。年降至7.18%,为中流行地区,全国慢性HBV感染人数降至万例,减少万例。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减少2亿人,乙肝控制工作出现了显著成效。

世界卫生组织(WHO)按人群HBsAg流行率,将全球分为高(8%)、中(2%~8%)和低(2%)流行地区。我国已从HBV感染率高流行区降至中流行区。

我国、和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5岁以下儿童HBsAg流行率分别为9.67%、0.96%,和0.32%,下降96.8%。自至年,约1亿名儿童免受HBV感染,提前实现了WHO提出的5岁以下儿童慢性HBV感染率低于1%的目标。年2月24日WHO西太平洋区办事处主任申英秀特向中国政府颁奖,以表彰我国在儿童乙肝防控工作中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4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4.1新发感染者依然继续发生

国内报告,应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降为7.6%以下,但对血清HBVDNA水平IU/ml母亲的新生儿,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可高达9.25%。在西部农村地区和一些边缘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出生24h内首针及时接种率和3针全程覆盖率较低,HBV母婴传播阻断失败率较高。估计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万名新生儿因阻断失败而感染HBV。

年和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均表明,儿童HBsAg流行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见图1)。这一方面说明近年来新生儿乙肝疫苗覆盖率逐年提高,更多新生儿获得免疫保护;另一方面也与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随年龄增长发生HBV水平传播的风险升高有关。

4.2高危人群HBV感染率高

高危人群的HBV感染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北京市报告,年男同性恋者HBsAg流行率为9%,明显高于全人群。性伴侣不固定、有性病史者的HBV感染率高于对照人群。急性乙肝患者的配偶HBsAg阳性率(23%)显著高于对照组(0%);HBsAg携带者的配偶HBsAg阳性率(13.21%)显著高于对照组(6.29%);医务人员(血液透析、外科、口腔科、化验室)的HBsAg阳性率和急性乙肝发病率均高于一般人群。因此,高危人群是我国急性HBV感染的主要人群,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4.3慢性乙肝患者治疗率低,且多数用低效高耐药抗病毒药

据估计,我国有万例慢性乙肝患者需要抗病毒治疗,其中万例需要优先治疗。但目前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约万例,仅占12.5%,87.5%慢性乙肝患者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承受高昂的治疗费用。年WHO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乙肝患者每人每年需支付药物费用元,而农村和城市居民每年人均收入分别为元和元,远超出WHO公布的人均年收入40%的灾难性支出(CME)的临界线。在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中,使用WHO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分别仅占33%和1%,66%仍应用低效高耐药的抗病毒药物,而日本、韩国和欧美各国应用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酯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比例高达80%~90%以上。

4.4公众对乙肝认知度低,对乙肝存在社会歧视

我国对大学生的一次乙肝认知度调查显示,23.26%大学生对乙肝不了解,55.04%对乙肝了解不多,34.11%错误认为与乙肝患者共同进餐可传播乙肝。一般公众对乙肝的认知度更低。例如年12月由于媒体不实报道“乙肝疫苗事件”,对我国免疫规划造成严重不良影响,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下降了30%,其他疫苗的接种率也下降15%。虽然我国发布了多项消除乙肝歧视的法律法规,但社会上仍存在乙肝歧视。乙肝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学和法学问题,值得引起全社会的







































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
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gyzl/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