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HCV)体呈球形,直径小于80nm(在肝细胞中为36~40nm,在血液中为36-62nm),为单股正链RNA病毒,在核衣壳外包绕含脂质的囊膜,囊膜上有刺突。HCV仅有Huh7,Huh7.5,Huh7.5.1三种体外细胞培养系统,黑猩猩可感染HCV,但症状较轻。大部分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无明显症状,伴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和ALT升高。
HCV急性感染后HCVRNA早于抗-HCV出现于血液中。HCVRNA最早可于暴露后2周检出,HCV核心抗原可在HCVRNA出现后1~2d检出,而抗-HCV直到8~12周才能检出,也就是说,在HCV感染发生后,有约8-12周的时间,仅能检出HCVRNA,而抗-HCV为阴性,即抗-HCV检测的“窗口期”。抗-HCV不是保护性抗体,是HCV感染的标志。
15%~40%的HCV急性感染者可在6个月内清除感染,在感染清除的过程中,有可能HCVRNA水平很低不能检出,仅抗-HCV阳性;而65%~80%的患者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称为慢性HCV感染。一旦慢性丙型肝炎发生,HCVRNA滴度开始稳定,自发痊愈的病例很少见。除非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否则HCVRNA很少发生自发清除。
在临床上,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抗-HCV多为阳性(免疫抑制的患者,如HIV感染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或者血液透析患者可出现抗-HCV阴性),HCVRNA可为阳性也可为阴性(经抗病毒治疗,HCVRNA水平低)。
丙型肝炎患者主要的检查项目有以下方面:1、肝功能检查:直接判断肝脏受损伤的情况,肝脏的受损、合成能力、代谢能力、储备能力的了解等。2、丙肝病毒RNA检测:丙肝病毒RNA检测是检测血液中丙肝病毒的实际存在情况,可在感染两周内检测到病毒。3、丙肝抗体检测:适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也可以用于丙肝感染者的初次筛查。丙肝抗体是是否感染丙肝病毒的指标,如果丙肝抗体呈阳性,则说明患者很有可能感染了丙型病毒。4、B超或肝穿刺检查:可以判断是否展为肝硬化,因为丙肝发展为肝硬化几率较高,所以需需要重视。丙肝患者日常生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预防传染:避免血液传播,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卫生用具,夫妻间性生活应采取防护措施。2、避免有毒的化学物质:如少吃含色素和防腐剂过多的食品,不吃霉变的食物和已烂的姜。3、注意合理的饮食:饮食要少食含脂肪、糖、色素、防腐剂过多的食品,以有效减轻肝脏负担外,此外还应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量等。4、合理作息:丙肝患者要注意休息,补充睡眠,这样会减少对自身肝脏的损害程度,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同时对患者病情的好转也是很有用的。5、保持良好的心情:丙肝患者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情,积极的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切勿产生焦虑、烦躁的心情。信息来源:机电祁才编辑:刘欣、张琦出品:允能社区分团委长按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有哪些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