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丙型肝炎感染症状隐匿,以及检验试剂等原因,丙肝的漏检率相对突出。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HCV的项目是以ELISA方法检测HCV抗体。HCV窗口期,平均为70d,给早期诊断HCV感染带来困难。此外,生产检测试剂的各厂家之间所生产的试剂也存在灵敏性和特异性的差异。在抗HCVELISA法剂盒中,由于酶标抗体是广谱抗人IgG抗体,对吸附在固相上的IgG抗体无筛选作用,这就降低了检测的特异性。临床使用中常出现灰区样品检测结果,导致结果难以判断,并造成血液浪费。发光检测抗体也属于这一范畴,只是灵敏度更高。一般作为初筛检测。
另一种检测HCV感染的方法是通过PCR定性或者定量检测HCV-RNA。HCV-RNA是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人体在感染HCV7-14天后,血清中即可检出HCV-RNA。PCR法检测HCV-RNA的特异性高。血清抗HCV阳性不能说明是否有病毒血症存在,还必须看血清内是否有HCV-RNA存在。目前多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聚合反应(RT-PCR),选择高度保守区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检出血清HCV-RNA。
HCV核心抗原是HCV感染者体内出现的早期标志,几乎与HCV-RNA同时出现。通过大量实验研究表明,HCV核心抗原、HCVRNA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CV核心抗原诊断试剂较HCV抗体检测对HCV感染的阳性检测提前14~68d,平均35.2d。据文献报道,HCV核心抗原阳性样品中HCV-RNA阳性率为85%以上,两者之间密切相关。检测HCV-cAg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丙肝病毒抗体检测的补充。HCV核心抗原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以明显缩短窗口期,对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减少丙肝病毒的传播意义重大。
医院做过研究,HCV抗体阳性组36例患者中丙肝核心抗原检测阳性的患者是28例,原因可能是这36例丙肝抗体阳性的样本,只是抗体检测阳性没有经过临床的确诊,其中可能会有既往感染史的患者,还可能由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药物干扰等造成的假阳性结果。可能的原因是ELISA方法检验出现了假阳性,试剂盒的抗原不纯、采用多克隆抗体和酶结合物纯度低等试剂盒本身问题;加样时间过长造成加样后放入恒温箱前等待时间过长、加样后孔壁上贴有微小血块加样等问题,或者是因为HCV-RNA检测过程中标本存储的问题。
例HCV-Ab阴性的患者中,检查出HCV-cAg阳性有2例,说明仅用丙肝抗体检测可能存在漏检的可能,有些手术前对丙肝病毒筛查的病例,它涉及到了手术中感染责任和用血安全等问题,丙肝核心抗原的检测可以降低这些风险。丙型肝炎患者在感染丙肝病毒后1~4周内血清HCV-RNA转阳,同时HCV-cAg出现,随后ALT增高和HCV抗体转阳。丙肝抗体检测在丙肝病毒感染急性期不容易被检出,一些病例可出现假阴性,丙肝抗体检测和丙肝核心抗原检测共同检测可以降低窗口期的漏检率,排除药物和其他疾病的干扰,降低丙肝诊断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从而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准确度,并且不需要特殊的设备,有助于丙肝与其他疾病的筛查和病情的判断。
在HCV-Ab阴性组中,有一例丙肝核心抗原阳性,但HCV-RNA阴性的患者,这说明丙肝核心抗原检测和HCVRNA检测并不是完全相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核心抗原检测的试剂盒不够完善,存在假阳性的情况,也可能是该患者是丙型肝炎的早期,RNA的拷贝数较少。HCVcAg检测可以将HCV检测的窗口期缩短至15d,这就降低了HCV经血传播的风险,具有可行性和较广泛的应用基础HCV-cAg检测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抗体检测方法的不足,前者具有高度敏感性及特异性,可以明显缩短窗口期,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减少因输血传播丙型肝炎的发生率。实验只需3小时,操作简便,成本较低。
HCV-Ab、HCV-cAg的共同检测可以防止窗口期漏检,还可以排除一些其它疾病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丙型肝炎诊断假阳性率,也可以提高丙型肝炎检测的准确性,并且不需要特殊的仪器及试剂,有助于丙型肝炎的筛查以及临床上的病情判断。
今年白癜风最新治疗方法土方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