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新资讯五病毒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6-12-14 2:23:31   点击数:
  

点击图上?蓝色小字“二院消化内科”   急性HBV感染是否出现症状及其临床结局取决于感染时的年龄。婴幼儿感染时大多没有症状,而接近70%的成年人有亚临床或无黄疸型肝炎症状,30%表现为黄疸型肝炎。不足1%的成人急性HBV感染可能进展为爆发性肝炎,不进行肝移植的死亡率接近80%。

  在HBV暴露后2-10周,血清即可检出HBsAg,而在4-6个月时才有临床症状的表现及转氨酶的升高。对于恢复的患者,抗-HBs往往在HBsAg血清学清除前后数周出现。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被定义为慢乙肝感染。

  相比于较晚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在30岁之前转换者肝细胞癌发生率更低,长期生存情况更好。

  自发性HBsAg血清学清除率约为0.5%-1%/年。在非活动期HBsAg低于IU/ml的患者更易发生自发性HBsAg的清除。相比于50岁之后清除HBsAg、已经发生肝硬化或者有HCV共感染的患者,在50岁之前且未发展到肝硬化时清除HBsAg的患者预后最好。

  大约20%-30%患者将经历HBV再活动,表现为在HBeAg血清学转换后HBVDNA再次升高和(或)ALT升高。这些患者处于HBeAg阴性慢乙肝阶段,大多数可检出前C区或(和)BCP区突变。HBeAg阴性肝炎活动患者肝硬化及肝细胞癌发生率增加,而维持在非活动期的患者预后更好。

  总体而言,围生期感染HBV的人群中约40%的男性和15%的女性将死于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在台湾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名未经治疗的非肝硬化HBsAg阳性人群,其肝硬化的发生率为.1/10万(人年),肝细胞癌为.3/10万(人年)。在发生肝硬化的人群中,肝细胞癌的发生率可高达例/10万(人年)。

  相比于亚洲人,白种人慢乙肝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率更低。一项总结了全球研究的综述估计HBsAg阳性的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的发生率为2%-3%,而无肝硬化的患者则小于1%。

  大部分HBV相关肝细胞癌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但也有20%的例外。肝细胞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多种多样的(panel2),咖啡似乎是一个保护性因素。

 总结—肝细胞癌相关的危险因素:

1、宿主因素

⑴年龄大于50岁

⑵男性

⑶肝硬化

⑷肝细胞癌家族史

⑸非洲或者亚洲人种

⑹肥胖

⑺糖尿病

2、病毒因素

⑴HBV高复制水平

⑵基因型(CB)

⑶BCP区变异

3、环境因素

⑴HCV或HDV共同感染

⑵酒精

⑶黄曲霉素

  

亚洲的大规模纵向研究提示HBeAg及高病毒载量是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这些研究还提示C基因型(相比于B基因型)、BCP区突变与肝细胞癌之间的相关性。

点击右上图标分享至朋友圈

更多消化疾病科普知识推送,欢迎   









































白癜风有哪些危害
根治白癜风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gyzl/4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