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为什么注射了乙型肝炎疫苗还会被感

文章来源:乙型病毒性肝炎   发布时间:2016-11-19 17:14:08   点击数:
  

  目前采用0、1、6月方案(0为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90%左右的接种者可产生保护性抗体,然而仍有10%左右的接种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滴度水平低,达不到保护阈值,这部分人仍是易感者,即对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复杂,主要原因可分为疫苗因素和机体因素两个方面:

一、疫苗因素

  疫苗的种类和质量、接种的部位和途径、接种的程序和剂量等因素直接影响接种的效果。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接种部位应在上臂三角肌,因为臀部脂肪多,疫苗臀部注射后,大部分被脂肪组织吸收,而脂肪组织不易贮存,臀部注射比上臂注射应答率低;

接种前应把乙型肝炎疫苗摇匀,因乙型肝炎疫苗中的HBsAg吸附于氢氧化铝佐剂上沉淀在瓶底,上清液中没有HBsAg;

乙型肝炎疫苗应存放在4℃冰箱内,可保存2年;

应坚持全程3针免疫接种,接种程序为0、1、6月,可获得较好免疫效果。

二、机体因素1

一般因素

吸烟和饮酒可能损害机体的免疫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免疫功能衰退和应答能力降低,因而有吸烟、饮酒嗜好及年长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盾产生抗-HBs的能力常较无此嗜好和年幼者弱。

身体质量指数、精神压力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等因素也会影响机体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的应答。

若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HCV、HIV感染,接种后无(低)应答的机率将大大增加。

2

遗传学因素

多数学者认为,HBsAg携带者呈家庭聚集性,并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无(低)应答的发生与HLA分型及位点有关。HLA-DR3+或HLA-DR7+表现型的个体,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出现低应答的几率较高。

3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

  若与乙型肝炎疫苗诱导抗-HBs有关的抗原决定簇α发生变异,抗体与变异株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结合力下降,可导致乙型肝炎疫苗免疫保护失败。

4

乙型肝炎疫苗无(低)应答细胞学基础

  对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应答良好者,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对重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刺激增生活跃;而对乙型肝炎疫苗无(低)应答者,则无明显增生反应。

进一步分析表明,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刺激无反应的细胞学基础是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特异性Th1类细胞存在缺隐,即缺乏Th1类细胞或此类细胞虽存在但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肽-MHC复合物无应答(如免疫无能或免疫耐受)。

5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是新生儿接种疫苗失败的重要原因。其可能机制是胎儿期接触乙型肝炎病毒抗原出现对乙型肝炎病毒免疫耐受,T细胞耐受导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特异刺激,白细胞介素-2分泌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不足。

另外,年龄超辽40岁、男性、肥胖、吸烟者无应答几率高。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肝病科普之星”

评选活动期待您的加入!

←扫我加入科普行动

更多人在看

1“肝病科普之星”网络评选大赛报名开始啦!2肝友汇用户端3.0重磅来袭!3肝友汇医生端2.0高调亮相!4丙肝康复之旅,从点击这里开始!5两类药物性肝损伤您了解多少?







































?得了白癜风要怎么治
?如何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wfgm.com/gyzl/1509.html